发布日期: 2025-06-25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精神,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切实增强公务员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意识与处置能力,2025年6月20日下午,长春市公务员“培训超市”第七课邀请长春市委党校(长春市行政学院)哲学教研部副教授路琳娜,以“加强舆论引导,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”为题作专题讲座。
课程伊始,路琳娜以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为背景,深入剖析意识形态阵地的形势变化。指出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,其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,海量信息快速传播,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愈发激烈;“信息茧房”导致公众信息接收单一化,“数字鸿沟”加剧群体间信息获取的不平衡,进一步加深了意识形态引导的难度;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,虽带来技术革新,但也因其虚假信息快速生成、传播等特性,诱发重大舆情风险。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,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严峻性与复杂性。
在“掌握网络舆论传播规律,加强正面引导”部分,路琳娜从新闻传播的本质出发,强调坚持新闻真实性、传播有效信息的重要性,只有真实可信的内容才能赢得群众信任。同时,要深入掌握传播规律,加强正面宣传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主流价值观。针对“低级红、高级黑”现象,通过具体事例详细讲解其危害及识别方法,警示学员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;并提醒大家提高警惕,避免因不当言行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,落入“塔西佗陷阱”。这部分内容引发学员们的强烈共鸣,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严守政治纪律,规范言行举止。
“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,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安全”是本次课程的关键内容。路琳娜指出,建立科学的舆情监测预警预案是防范风险的首要环节,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研判相结合,实现对舆情的早发现、早预警;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,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,扩大主流声音的传播范围;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,要把握好时机、节奏和力度,及时回应群众关切;尤其要牢牢把握“十个坚持”重要原则,将“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、管得住是硬道理、用得好是真本事”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。
“培训超市”第七课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举办。在长春市委党校(长春市行政学院)设置主课堂,分别在长春市公安局及榆树、双阳等县(市)区委党校(行政学校)设置6个分课堂,全市共有910余名公务员参加学习。
学员感悟:
“今天参加的舆情引导课程,如同一场思想的“及时雨”,深刻刷新了我对网络舆论场的认知。培训中丰富的理论讲解、鲜活的案例剖析让我深刻体会到,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,网络舆情的的特点是自由性、隐匿性、互动性、多元性、偏差性、突发性,在信息爆炸、舆情瞬息万变的时代,舆情管理绝非简单的“灭火”或“删帖”,而是一项关乎组织形象、社会稳定乃至意识形态安全的系统性、战略性工程。”市委网信办张瀛表示,“要把握好“时度效”,做好新时代的舆情引导工作,要掌握新闻传播的规律,既需要“兵贵神速”的敏锐与果决,也需要“润物无声”的智慧与温度。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,努力将培训所得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,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舆情“瞭望者”和“引导员”,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。”
“市委党校路琳娜副教授理论水平深厚,培训内容生动形象,紧贴工作实际,授课内容丰富。所有参会同志都给予高度评价,表示收获很大,对未来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同时表示课程设置十分接地气、有生气,特别写实。让大家反思了在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短板弱项。”长春市公安局分课堂的相关同志感慨地说,“水尝无华,相荡乃成涟漪;石本无火,相击而发灵光,培训带来的新感悟、新思考、新收获,让大家的思想受到启迪、精神得到洗礼,今后的舆论工作中,长春公安会不断夯实脚力、擦亮眼力、不惜脑力、提升笔力,不断开创长春公安新篇章。”
课程预告︱长春市公务员“培训超市”第八课
课程名称: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
授课时间:2025年6月27日13:30
授课地点:长春市委党校(行政学院)2号楼
主讲教师:臧洪,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处处长
课程简介: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,完善“保障+市场”的住房供应体系,保障性住房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,商品住房满足城乡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、多元化需求。通过配租型的公共租赁住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的保障性住房,多渠道解决低保低收入家庭、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,青年人和新市民,工薪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,让广大群众实现安居乐业。
来源:中共长春市委党校(长春市行政学院)
供稿:公务员培训处 郭子瑶
供图:信息宣传中心 刘晓东
初审:赵 鹏
复审:姜 珊
终审:刘立志